是介波

维马训练 week 11

第10周休整。11周开始专项期,不算taper,狠练还有六周,磨刀霍霍了。休整后的腿是新鲜的,但心是虚的:长假之后,必定煎熬。

体能训练的精髓在于边界感。所谓“连锁悖论”:聚沙成堆,哪一粒沙子能定义沙堆?身体极敏感,少一粒,不到位;多一粒,坍塌。

我塌过,胆小,但今夏忽老夫聊发,油门猛踩,在限速边缘游走。这周仗着新鲜腿,更斗胆飙个大的。

周初先跑一个“巡航间歇”:6个3k的M(马配),之间1k85%的M跑粘接。

杰克丹尼尔斯书里另有一种巡航:在大段M配速之间插入小段T配速,更变态。二者相似之处在于他的箴言:由慢入快易,由快入慢难。

非常反直觉。但高人开口时,至少该张开耳朵——也许是你段位不够,未臻其境,open mind有益无害。

我不敢大意,抱着用M速一气呵成半马的心。但依然体会到中途“慢下来”的那1k越来越难,慢真比快难,奇幻。

另一句反直觉的老鸟警句是“上下坡能激活不同肌群,比一直跑平地舒坦”。联想起爬坡之痛苦,新手很容易怒斥其为装逼。但最近我也悟道了——前提是坡不大。

加上冷热身10k,一共33k,等于另一次长课。跑后我有点恍惚,打碎了一只杯子,右脚足底筋膜疼了两天。

周末才是大菜:Renato Canova的“特殊模块”。Special Block,缩写SB,肯练这个的,多少实至名归。

怎么个SB法呢?早上吃碗麦片粥,一个10k(85%M速)+10k(M速)。中间休息4小时左右,不吃纯碳水(炒了两只蛋,几粒蘑菇,冲一杯蛋白粉),再出发,把早上的课表重复一遍。

若练跑是以身体作画,这一课就如Jackson Pollock或康定斯基,充满先锋性。前一晚我慌得梦里都在跑。

起步很艰难,比平日心率高10跳。下午开跑时心率更是160起。但这几周来,我仿佛练就了不知饱饿的体质,课表再难嚼,总能咽下去。结果下午还比早上快。

这一课痛苦极值不是最大,它只是“特殊”。练的不是“前线”的心肺,而是“后勤”系统在肝糖耗尽下的供能。身体愈发节能—饭量变小—体重减轻—跑得更快—更加节能。有一种将牛奶炼成醍醐的快感。

特殊模块通常建议三周用一次——这个周期,一次够够的了。回忆一天中二度系上鞋带之挣扎,这是我最不想重复的课表,没有之一。

本周跑136k。